close
4月11日
都市更新取代都市擴張主義
新一代的都市計劃,將由都市更新取代都市擴張主義

先說幾個台灣幾個都市擴張的失敗例子:
1.郊區山坡地開發造成災害頻傳
2.新市鎮不成功,人口產業不願進入,負債累累
3.濕地開發大型工業區破壞生態
但我本來認為,
都市的擴張是一種市場自由主義所影響,
政府無須為了建商投資失敗而負責

第一,為什麼政府會核發山坡地開發執照給建商? 這也同時影響生態,所以有大雨來就造成土石流的建築產生,這歸因於建照的濫發造成。
第二,新市鎮的成因為農地、或市郊外的另一個便宜土地區,例如現今的三峽市鎮等,當初的失敗是因為建商要從中獲利的貪念造成投資失敗,一個城市的衰落時間之長,以一個新市鎮取代現有舊市鎮何其困難,除了經濟因素外還有政治因素等等交錯影響,舊市鎮本有的工作機能等,也是影響人類居住的主因,如果只是蓋個新的房子,就期望人民因為便宜,而遺忘交通上所花費的金錢成本,那這個投資注定失敗。
第三,同於第一,怎麼會核發濕地建設執照?淡水關渡等市鎮現今的失敗,再加上最近發現鉛汞在水土之中,這豈不更是一樁政策的濫開支票?
看看這幾個失敗的例子,當然其中建商相信政府的蠢也要算在成本之中,政府卻是在利慾薰心下要負起最大的責任,別以為建商蓋房子,政府沒賺錢!

罵歸罵,換個角度想
既然這些的失敗大部分政府有責任,當然現金要改變政策,對失敗的政策做些補救
所以推出都市更新的計畫,也可以理解。
雖然這與我當初認為擴張並非不好,非一定要由都市更新作為取代有所違背
但有幾點說服了我贊同都市更新

第一,(對失敗政策的補救)
政府對自己當初政策錯誤作為彌補,總比不補好,這可贊同

第二,(人為改變比市場自由化獲益大)
雖說以市場經濟來看,自然的都市擴張,是時勢所趨,但人為的改變,相對的獲益更大

第三,(公共成本已花人民血汗錢投資下去)
一個舊城鎮當初為了提升生活品質,所花下去的公益成本,造路鋪橋公共設施:公園、學校、圖書館、游泳池...這些成本,如果因為都市擴張,而花費,只是變成在新的市鎮蓋更多公共設施,花更多成本。而如果是都市更新,除了重建外,另有整建、維護等方法,相比之下,都市更新所花費的市民錢會比擴張要少。
舉例而言:
如果你在市中心有一間房子,但因為市中心衰落,你在新市鎮重買一間,但同時,舊市鎮的那間,你卻轉手不掉,所有花費,反而是更多;不如,花一半或更少的錢,與政府補助金一同更新舊市鎮,翻新拉皮後,所得更多。

第四,(沒錢搬家又要擔心舊市鎮治安危機)
有人或因舊市鎮雖然衰落,但沒有資金遷移,而衰落之處,常為不良份子所盤據,例如萬華地區,社會的治安下滑,政府為治安所花的成本更高,同時間,你卻住在沒有保障的地區,如此不如將環境改善,對無法遷移的中低收入戶而言,是最為良好的補救措施。

第五,(都市擴張所造成空屋率增高)
未來40年台灣人口僅在增加319萬人,幅度有限,你想賣房子,還沒人買沒人住,空屋率過高,所造成的不是每個人住的空間變大,而是供間變小,但機能也少。如果一個地區人數不多,7-11或全家也不會進駐,那到時候你所生活的公共空間沒有,也沒有便利可言,只有一堆空屋環繞你的住地,同時間還要擔心空屋是否有人入侵,造成生活的緊張。

第六,(政府政策為人民謀福)
政府本身的目的就是對問題提出解決,改善人民的生活做建設,而非製造問題,所以維持社會的穩定是其責任,以此觀之,為改善第四點的權責,都市更新計畫既為如此,秉持為人民服務,這則計畫視為可行。

第七,(非為了少部分人的利益而實施政策)
或有人會覺得,這樣政策會造成,部分地區無法發展,他們的獲利流失,例如:如果因為市鎮擴張,雲林嘉義彰化農地,或有機會翻新成大樓,農地主將可翻身獲利等,但如果以此原因政府而反對都市更新,改成都市擴張,那已居住在都會區的居民已經投資下去的利益,豈不是更為喪失?多數都會區住戶的權益,將因為了少部分農地主權益而被剝奪。若以此觀之,豈不是更讓人懷疑,政府是否有從中獲利而採取這樣的投資觀點?如此行為才令人非議!
[這或許就是為什麼,許多人反對遷都的關係吧?--咪將亂想]

第八,(生態保護)
另一方面,一個城市的建築,其實已經是破壞生態破壞環境的結果,若是因為衰落,而另興城市,只是造成另一個地方的生態被破壞,自然懷境的減少,並不會使的舊市鎮變成一片自然景觀,所以已維護自然懷境而言,都市更新比都市擴張更值得支持,以綠建築為主的整建維護舊都市,是最為可行的方法。

由這些原因觀之,都市更新將為都市計劃的趨勢,且為可行將做的政策。

以上是咪將自我歸納整理的思考取向,另有建議請多指教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mtcmim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